​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圆满闭幕:“视”界目光聚焦中国,共享全球眼科智慧


“我宣布,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圆满落幕!”9月28日,伴随着高亢的乐曲,台下嘉宾的阵阵掌声,长达6天,以期在两“南”一线(湖南长沙、海南三亚)间勾勒清晰“视”界的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rence,简称“IMC”)划上了完美的句点。

image.png


本届IMC,可谓成果斐然:9个特邀主题论坛,11个自由演讲专场,80余个学术演讲,“近视眼研究十大科学发现”公布,国际近视眼研究院(IMI)2025近视白皮书预告发布,美国国家科学院(NASEM)近视眼防控专家共识发布……本届IMC,近视防控“中国经验”走向世界,中国以全新、开放、包容的姿态全方位展示磅礴力量,闪耀世界舞台;本届IMC,政府、行业、大众都给予高度关注——湖南省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往届IMC主席以现场和线上参会形式出席并致辞,3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参会代表、10余家国内外组织机构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近视防控前沿课题。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作为第19届IMC的主办方和重要参与者,爱尔眼科将为各国专家学者搭建更多互动平台,共享全球眼科智慧,为“视”界绘就新篇章。


第19届IMC,全球瞩目
6大洲,超50国500余位外国专家来华共襄盛举

数日来,第19届IMC,这场汇聚全球智慧,探索近视研究前沿,共绘眼科发展新蓝图的行业盛典;这场近视眼研究领域层次、水平、规格及交流纵深度空前的国际盛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来自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外国专家来华,与国内同道一起交流和分享近视眼领域的新理念与研究成果。

参会的国内外高校代表涵盖都柏林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休斯顿大学、穆尔西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奥克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宾根大学、华盛顿大学、慶應義塾大学、福林德斯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罗彻斯特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卡迪夫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湖北科技学院、天津职业大学等。

此外,国际防盲组织、国际角膜接触镜教育者协会、亚洲眼视光协会、亚洲眼视光执业管理协会、马来西亚视光师协会、Hakan Kaymak实验室、Meta公司、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北京同仁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等国内外组织机构的专家学者也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近视防控前沿课题。

会间,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蒋涤非,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国际防盲组织西太平洋区主席Amanda Davis,IMC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Christine Wildsoet,第9届IMC联合主席、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葛坚,第15届IMC主席、教育部近视诊疗与防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瞿佳,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陈邦,第19届IMC主席、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所长杨智宽,第19届IMC执行主席、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分别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致辞。人民网、央广网等30余家主流媒体的40余名记者现场报道,中国新闻社等9家媒体同步直播大会盛况。


第19届IMC,学术成果丰硕
引领全球近视眼研究迈向新高峰

细述第19届IMC的点点滴滴,其收获的学术成果着实丰硕。

2016年,自从世界卫生组织将近视眼列为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伊始,各国专家学者对于近视眼的研究热情愈加高涨。

对此,大会围绕“全球的近视问题”“近视眼风险因素”“基因与近视”“动物和实验模型”等多个大议题,精心设置了9个特邀主题论坛、11个自由演讲专场以及1场学术辩论,共计80多个学术演讲以及400多篇海报展示,其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宏大,均超过历年。旨在促进近视眼研究领域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开拓参与者的思维,推动全球眼健康事业的发展。

其中,“近视的视网膜机制——近视视网膜发生了哪些变化”“基因图谱与技术”等主题论坛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他们深入探讨近视的生物学基础和基因图谱构建,充分向眼科行业展示其学科成果和创新研究,为广大眼科同道们献上精彩的学术盛宴。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专家学者们精彩的学术演讲让大家收获颇丰,进一步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经验,也为未来近视眼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明确方向。

随着国际近视眼研究院(IMI)发布2025近视白皮书预告,美国国家科学院(NASEM)发布近视眼防控专家共识,科技巨头Meta公司推出“取经”自爱尔“云夹”的近视眼智能可穿戴设备,聚焦十大争议话题开展IMI学术辩论……这一系列在大会精彩呈现的“加分项”,不仅为全球近视防控事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与方向,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第19届IMC,为IMC成立60周年献礼
公布“近视眼研究十大科学发现”,颁发终身成就奖

今年,IMC也迎来了成立60周年的光辉时刻。为致敬过去60年近视眼研究的显著成果,大会在IMC 60周年颁奖典礼上特设“近视眼研究十大科学发现”环节。

据了解,十大科学发现由大会专家委员会精心遴选,该委员会由德国图宾根眼科研究所、眼神经生物部主任Frank Schaeffel,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Christine Wildsoet,英国卡迪夫大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学院教授Jeremy Guggenheim,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Richard A.Stone四位近视眼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

“这些发现是全球近视眼研究领域多年的智慧结晶。例如户外活动、光学离焦等研究发现,众多研究者先后参与其中。”国际独立专家遴选委员会联合主席Christine Wildsoet介绍,IMC自创立以来,一直引领着近视眼研究方向的变革与发展,从最初侧重于基础科学研究,逐步扩展到囊括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研究等各个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IMC 60周年“近视眼研究十大科学发现”中,也有不少中国团队参与其中。

作为第19届IMC的主办方,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借助自主研发的近视防控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通过收集全球各国学生的用眼行为、环境光照等数据,为“生活方式改变促使近视眼的爆发流行”“户外活动、环境光照及光谱对近视眼及其防控的影响”这两项科学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IMC 60周年颁奖典礼上,大会还向对近视眼研究与教育培训、临床服务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团队致敬,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学术服务”“教育培训”“临床服务”这五大领域颁发了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分别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Christine Wildsoet、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Ian Morgan、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教授Sally A.McFadden、中国温州医科大学教授瞿佳以及中国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所长杨智宽。


第19届IMC,“中国力量”闪耀世界舞台
在近视眼多领域、全方位展示

60年一晃而过,今年是IMC第四次在中国举办。多年来,中国近视眼研究快速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本届IMC,亦不例外。

产业兴盛,教育为先;行业发展,人才为本。当第19届IMC拉开帷幕之初,国际眼视光教育论坛暨产教融合峰会也于中国盛大召开。

会议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十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政策指引,旨在构建眼视光领域产教融合,共谋长远发展蓝图。

会上,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眼视光专家学者,纷纷就其所在院校的办学理念、视光人才培养路径、视光教育模式、产教融合赋能视光行业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并作经验分享,共同为眼视光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其间,爱尔眼科与国际角膜接触镜教育者协会(IACLE)正式签约。IACLE拥有近1000名角膜接触镜教育者成员,分布在80多个国家,在开发和提供角膜接触镜教育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据悉,爱尔眼科与IACLE签订合作后,将在中国开发一系列国际先进的教学与实践培训课程,助力改善中国角膜接触镜的教育质量,与国内眼科同道共享全球眼科智慧。

近年来,中国眼视光产业界与教育界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通过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互补,探索出一条条产教融合创新之路。未来,中国将持续通过国际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眼视光人才,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在由国际防盲组织(IAPB)、亚洲眼视光协会(AOC)、爱尔眼科医院集团(AIER)共同举办的全球近视防控高峰论坛与中国经验分享会上,当世界多国在近视防控中面临俱不相同的困难与挑战时,“中国经验”走进了全球视野。

中国,是目前少有的以政府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国家,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近视防控新探索和新尝试。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的防控措施;明确了八个部门防控近视的职责和任务,并要求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确保儿童和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实效。2021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定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切实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视力监测制度。

人才教育、培养,产教融合发展,近视防控举措,学术科研创新……在第19届IMC上,中国正以全新、开放、包容的姿态,在近视眼研究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磅礴力量,闪耀世界舞台。


第19届IMC,爱尔眼科倾力主办
为“视”界贡献力量

作为规模覆盖全球的眼科医疗集团,爱尔眼科深知能够折桂第19届IMC主办权,既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高度重视,也源于我国在近视防控上取得的瞩目成绩,引起了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

在这一背景下,爱尔眼科以强有力的种种举措,为推动人类眼科学和视觉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据《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爱尔眼科品牌各医院开展入校视力筛查及科普讲座等多样化健康教育活动,累计举办超3万场,惠及2万余所中小学学校及幼儿园。同时,爱尔眼科还建设近视防控基地135家,建立学生视力档案超2700万份。

爱尔眼科还创新5P近视防控模式(即“Prevention预防为先”“Prediction精准预测干预”“Process流程管控”“Platform平台支撑”“Parents家长守护”),推进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的全新升级,为儿童青少年构建从近视筛查、预防、预测、再到近视个性化矫正方案和近视矫治效果追踪,一体化、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体系。

此外,由杨智宽教授团队编写的《让孩子远离近视》,获得了科技部“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称号。

2023年8月,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湖南卫视、芒果TV、《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联合出品的首部眼健康科学纪录片《眼睛的故事》正式开播,开播一周内,收视人群突破3亿人次。

在全面参与近视防控的同时,爱尔眼科还大力支持开展前沿性、原创性的眼科学术研究,为推动人类眼科学和视觉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如今年5月30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介绍了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眼视光研究所杨智宽教授、蓝卫忠教授团队的“自然教室”科研项目,该团队通过安装特别设计的墙纸模拟户外场景,使学生即使身处室内也能享受到户外活动所带来的视觉信号刺激。

在第19届IMC上,爱尔眼科作为大会主办方,同样为“视”界贡献了重要力量。

据了解,爱尔眼视光研究所自2011年成立伊始,遂从近视眼发病机制方面提出了多个重要原创性发现成果,并围绕近视眼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领域的痛点、难点以及卡脖子技术等方面成功研发出多项技术和设备,如近视防控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爱尔在线测视力小程序等。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董事长陈邦表示,爱尔眼科作为第19届IMC的主办方和重要参与者,希望能为各国专家学者搭建更多互动平台,共同交流近视防控的策略和成效,寻求全球范围内的有效解决方案,共享全球眼科智慧,致力推动全球眼健康事业迈向新高峰,为“视”界绘就新篇章。

微信扫一扫
关注爱尔眼科官方微信!
爱眼护眼早知道,还可直接咨询医生